排行榜 统计
  • 文章总数:1666 篇
  • 评论总数:5 条
  • 分类总数:8 个
  • 最后更新:36分钟前

IoT 或移动应用该如何保护

本文阅读 12 分钟
首页 安全资讯 正文

对于移动应用的保护,或者说“加固”,之前一篇文章开了个头,今天拿来大神小伙伴(网名 tick,tock)之前写的干货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ARM 时代

在 Microsoft-Intel 统治的时代,Native 程序几乎都是 x86 架构的,经过多年的逆向与反逆向技术对抗,代码保护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从最开始的压缩壳一直发展到虚拟机壳,实现了从文件级的整体保护到函数级的代码控制流保护。

但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IoT 设备的普及(是的,我们手里的手机,不管是 Android 还是 iPhone,基本上都是 ARM 的),移动应用兴起,基于 ARM 的 IoT 智能设备大量进入生产和生活,“加密-破解”的主战场也开始向 ARM 方向转移,开始从简单的“保护”向更高的安全强度发展。

由于安卓系统的开放性,代码安全问题表现最突出,近来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 所谓的“SO加固” 产品,其技术原理类似于 PC 端最早的“压缩壳”(需要补课的同学可以看上面那篇文章),就是将 SO 文件中的代码段压缩或加密,在入口函数中解密再执行。这种保护方式可以防止直接用反编译工具打开反编译,从静态看表面上是有效果的,但在运行过程可以直接被 dump 出来再反编译。后来还出现了“自定义 Linker”等方式的保护方式,这样可以隐藏一些文件格式信息,但依然解决不了 dump 后函数被反编译的问题

由于文件级的整体保护方式无法应对更高等级的安全问题,开始出现了一些基于 LLVM 的代码混淆方式,多数此类产品基于开源的 OLLVM(由瑞士西北应用科技大学安全实验室在2010年发起的一个项目)改造,此后基于 LLVM 的代码保护技术成为了函数级保护的主流技术。

那为什么现有的 ARM 指令保护技术没有采用像 PC 端那样直接对指令进行保护,而是借助于 LLVM 框架来实现,这种保护方式是否更有优势呢?我们对这两种技术分别介绍一下。

二、基于 LLVM 的保护技术

技术原理

LLVM 广义上看是一个编译器框架,包含了从编译器前端(Clang)、中间语言(IR)、编译器后端、链接器整个链条,基于 LLVM 的代码保护技术主要通过向 LLVM 框架中添加混淆流程(Pass),对编译的中间语言 IR 进行混淆,最后通过 LLVM 编译器后端生成具体的平台相关指令,再链接成相应的可执行程序,大致流程如下图:

简而言之,就是在对中间指令 IR 处理,实现了如控制流扁平化、切分基本块、指令替换、虚假控制流等代码混淆功能,不用关心后端的平台相关指令,都交由 LLVM 完成。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不需要再关心后端机器码的生成,只要是 LLVM 支持的后端架构都是支持,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前端也必须是 LLVM 支持的编程语言也可以。

安全性分析

一图胜千言,下面以使用 OLLVM 保护一个 rc4 算法为例看一下。

保护前后的控制流变化
使用 IDA Pro 反编译的效果对比

可以看出,被 OLLVM 保护后,代码逻辑确实变得更复杂难懂,的确起到了很好的防逆向分析作用,但仍然有以下不足:

  • 依然可以被反编译
    由于 OLLVM 是在编译过程中对 LLVM IR 进行了处理,IR 属于架构无关指令,在 LLVM 后端依然要生成平台相关的指令,所以最终只是变成了“更加复杂的 C/C++ 代码”而已。
  • 边界清晰
    经过“基本块”拆分,虽然函数中的逻辑块变得很分散,但它们依然排列在一起,函数有明确的起始和结尾。
  • 函数间引用关系可见
    混淆对象受限于 IR 指令,无法更精细地对 Native 指令进行操作,使得保护后的代码仍然可以被反编译工具用 “交叉引用” 搜索到,对函数间调用关系的保护效果差。

三、ARM-VM 保护技术

那么ARM 平台有没有和 X86 架构下想匹敌的保护呢,肯定是有的(不然也就不用写这篇文章了),ARM 架构也有虚拟机保护(ARM-VM)。

技术原理

ARM-VM 延续了 PC 端对 x86 指令的虚拟化保护思路,将其完整地适配到了 ARM 平台,该技术的实现完全独立,由单独的工具来实现,直接对编译生成的二进制文件进行保护。完整的技术实现,由解析,配置,编译(混淆、虚拟化),链接等几个步骤完成:

ARM-VM 技术位于上图的“编译”过程,通过将 ARM 指令翻译成自定义的虚拟机指令,并将虚拟机解释器和虚拟指令以指令块和数据块的方式插入“块表”中,最终链接成新的可执行程序,如下图所示:

安全性分析

仍然是保护 rc4 算法 ,经过 IDA Pro 分析后,控制流和反编译效果如下:

保护后的控制流
反编译效果

由于指令切片,间接跳转等原因,IDA Pro 只绘制出了“片段一”的控制流程图,再跟踪到跳转后的 rc4_0,继续查看控制流程图“片段二”,仍然不完整。

IDA 也无法反编译出真正的逻辑,通过反汇编分析,可以大致看到虚拟机的入口和自定义指令,但如果要分析具体的逻辑,需要分析每一条自定义的虚拟机指令,复杂度极高,可以往下体会一下:


可以看出,ARM-VM 技术由于直接对 ARM 指令进行保护,具有以下特点:

  • 无法被反编译
    通过指令切片,间接跳转等处理,生成的指令块无法被 IDA 分析,只能查看汇编指令。
  • 无函数边界
    通过链接器乱序再重定位,生成的指令块在可执行文件中的位置是随机的,函数保护后变成了无数个随机位置的指令碎片,无法知道函数的边界。
  • 更精细的保护粒度
    直接对 ARM 指令保护,可以更精细的控制指令和寄存器,灵活性高,能够达到更高的安全性上限。
  • 适应性高
    直接处理 ARM 指令,不受限于开发语言和语法标准,几乎可以保护任何编译为 ARM 架构的程序,如 golang 等。

四、总结

技术最终要体现在产品上,基于 LLVM 的保护技术,产品一般以编译器的形式提供(不要觉得一提“编译器”就高级,那是巨人的肩膀),而采用 ARM-VM 技术的产品则以保护工具(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壳”)的形式提供,下面对两种产品进行一下简单对比。

从适应性上说,各有优劣势,基于 ARM-VM 的程序保护只与 CPU 架构和二进制文件格式有关,对前端的语言没有要求,但是对于每一种CPU架构都要进行处理,所以对于一些相对不那么主流的架构就可能不支持(如MIPS);而基于 LLVM 的保护工具更好相反,只能支持 LLVM 前端支持的语言,但是因为 LLVM 的后端支持特别丰富,所以这方面不是问题。

重点看一下保护效果的对比:

基于 ARM-VM 的程序保护基于 LLVM 的代码保护
反编译效果无法被反编译可以被反编译
函数体边界函数体保护后通过指令切片技术分布在二进制中的随机位置,无法直接确定边界由编译器生成,函数边界清晰,函数间调用关系清晰可见
保护粒度以汇编指令为粒度,保护针对每个指令,保护的灵活度和自由度高以LLVM 中间语言 IR 为粒度,LLVM 后端会生成相应的汇编指令,灵活度差

可见在安全性方面 ARM-VM 具有压倒式的优势。

写在最后:在可用性需求满足的的情况下,总是应该优先选择使用 ARM-VM 技术保护应用,但是因为要处理 CPU 指令和不同系统的可执行文件格式,这种东西特别偏底层,现在大家都不太愿意沉下心搞底层了,对一个公司来说也可能出力不讨好,而 OLLVM 是一个相对“偷懒”的方案,这就是为什么现在 ARM-VM 产品少,而基于 OLLVM 的产品特别多的原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ypecho.firshare.cn/archives/966.html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避免网络欺诈,本站不倡导任何交易行为。如您私自与本站转载自公开互联网中的资讯内容中提及到的个人或平台产生交易,则需自行承担后果。本站在注明来源的前提下推荐原文至此,仅作为优良公众、公开信息分享阅读,不进行商业发布、发表及从事营利性活动。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 展开阅读全文 --
如何给自己的网站添加站内搜索?
« 上一篇 10-20
从“加壳”到“加固”
下一篇 »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