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 统计
  • 文章总数:1521 篇
  • 评论总数:5 条
  • 分类总数:7 个
  • 最后更新:12小时前

从“加壳”到“加固”

本文阅读 11 分钟
首页 安全资讯 正文

今天简单说一下“壳”的历史,最早的“壳”的概念是 DOS 时代,我只在中学时用过 UCDOS 和 WPS,在编程这方面并没有深入进去,所以还是从后面开始聊吧。以下主要内容来自来于搞壳的小伙伴(网名 tick,tock),我只是稍微整理了一下。


纯压缩时代

Win95 之后三年时间,几乎没有壳,程序大多都裸奔,可能大家还没有从 DOS 中转过弯来,直到 Win 98 发布之后,到2000 年左右,是共享软件的大发展的时期,那个年代谁的浏览器书签里没有几个“下载站”都不好意思见人。现在我们知道的著名的壳,很多都是那个时期出现的,像 UPX(98年发布的第一版),AsPack 具体查不到了,应该也是差不多的时候,还有 VMProtect 也是 2000 年成立的公司(这个后面再介绍)。

这个时期的壳基本上都是压缩壳,也就是把源程序压缩再包起来,确实是个很形象的“壳”。压缩壳可以解决程序很容易被反汇编和反编译的问题,也能防止文件补丁,但随着脱壳技术的发展,以及内存补丁的破解方式盛行,压缩壳的保护效果越来越不尽人意。到现在,几乎所有的压缩壳都有对应的“脱壳”工具。

发展到现在,“压缩”只成了保护工具的一个功能,在安全上几乎没有贡献了。

虚拟机时代

“对抗”会促进技术进步,大到战争对科技影响,小到破解技术对加壳技术的影响,都一样。因为压缩壳安全性不行,后来的加壳技术开始将重点放在了代码逻辑的保护上。虚拟机壳就应运而生了,而且一直发展到了今天。这个时候“壳”已经不那么形象了,但是这个叫法也一直延用了下来,我们不用过于纠结了。

虚拟机装系统大家都玩过,虚拟机壳,顾名思义,就是借荐了传统虚拟机的实现思路,将可执行程序的二进制翻指令机器码翻译为自定义的虚拟机字节码,使逆向分析变得极其困难,即使破解也无法形成“通解”(也就是不存在全自动脱壳机),代码保护技术从此迈向了新的台阶,直到现在,也还是在这条技术路线上不断深入。

VMProtect 公司是 2000 年成立的,产品应该在 03 年到 05 年之间成熟,是虚拟机壳的代表,一段时间“VMP”几乎成为“壳”的代名词,可见其影响力。2010 年之前学逆向的人还不少,多多少少都会拿个老版本的 VMP 来练练手的,不过现在这种盛况已经不复存在了,一方面大家都转向了移动,再一方面这种辛苦活越来越少年轻人愿意干了。

话说回来,VMP 这老毛子的东西确实是好,这么些年也一直在进步,到今天,在 PE 壳江湖上也一直有统治地位。当然后来出了 SafeEngine, Themida 等更多的虚拟机壳,SafeEngine 是国产的,核心就一两个人,团队应该也是被某巨头收了,现在也不怎么做了。

移动时代

2007 年苹果发布了 iPhone,2008 年 Android 1.0 发布,2010 年苹果发布了 App Store 之后(Jobs 确实是个天才),移动应用真正开始的兴起。由于苹果生态相对封闭,苹果有强大的控制力,所以“安全”就一直集中在 Android 身上。因为移动的传播性强很多,所以利益也更大,因此加密和解密较量的激烈程序比 2000 年 PC 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Android 应用是 Java 写的(或者说通常是 Java写的),而 Java 的字节码是出了名的容易被反编译,国内就出现了一些应用“加固”厂商,在移动上,“加固”确实比“加壳”更形象。大家一开始的技术,都主要集中在加密 dex 上。时势造英雄,最先出的几家都赚到了不少钱。

但由于性能和安全性的问题,一些复杂应用的代码逻辑需要实现在 so 库上,只加密 dex 很快就不能满足需求了,出现了 so 库加固,这里的“加固”就是 PC 上的“加壳”,在移动领域一直沿用了“加固”这个说法,我觉得确实比“加壳”更贴切。

而 Android 上对 so 库的“加固”,技术上出现了与 PC 不同的发展路径:

  • 一开始,也是使用压缩壳的方式,国内有不少加固厂商是以 UPX 为原型实现了压缩壳,但前面说了压缩壳最大的问题是不安全,在 PC 上是已经被淘汰的加密技术,运行时代码会解密还原,可以被 dump 分析……后来虽出现了一些像“自定义 linker”的技术对 so 库的格式做了处理,但是本质上还是换汤不换药,也只是对 ELF 格式做了一点处理,真正的代码逻辑并没有得到保护。
  • 后来国外开源的一些基于 LLVM 的代码混淆框架在国内开始流传使用,如 ollvm。各大加固厂商也借此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安全编译器”(这个说法有点把“搬运工”说成是“生产水”的感觉,有点那啥……),以解决 Android so 库和 iOS 应用的代码逻辑保护问题。(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LLVM 确实是个好东西!)

所谓的“安全编译器”听着很高端,但是相对 PC 上的虚拟机壳更安全吗?其实并不是的,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要逊色很多:

  • 基于 LLVM 的保护方案,可以直接适配其前端支持的语言和后端支持的平台架构,但也同样会受限于这一特性,比如 Go 语言就无法支持,在大厂切换技术栈时,就非常被动了。
  • 基于 LLVM 的保护方案,在使用时需要更换已有的编译环境,替换编译器,调整编译选项等,这么做先不说易用性,反正对于我来说,让我换个编译器,在内心深处是怀有深深恐惧的。
  • 从保护效果上看,基于 LLVM 的保护方案,受限于编译器框架,生成的代码只能做逻辑上的混淆变换,仍然可以被反编译,对控制流的混淆效果有限,且边界清晰,更容易被分析。关于这一点,可以上个图直观感受一下:

那为什么移动端不采用 PC 上虚拟机壳的技术思路呢?因为难,“不经济”,搬一个总是会容易很多!ARM 指令的编码格式远比 x86 复杂(千万不要被“精简指令集”这个名字给误导了),保护过程中的解析、反汇编、汇编、链接,要处理的问题比 x86 架构复杂了不是一点半点。那目前有没有这样的壳?肯定是有的,但今天不是写软文,所以就不说了。

未来 -- 多“端”融合

现在的应用形态越来越丰富,Javascript 也大行其道,像小程序、Electron 等,都很成熟了,苹果从 macOS 11 开始也要融合进 iPadOS 和 iOS 平台的应用、微软也要在Windows上支持原生Android应用了……我们会发现,以前“应用程序”这个概念的边界越来越不清晰。

可以相信,未来,“传统”可执行程序、移动 APP、基于浏览器的各种应用、小程序、各种设备上、甚至浏览器里的网页等等都是“应用程序”,各种端的界限将进一步模糊直到融合。

到时候可能“盗版”的需求就很小了,但是只要“程序端”还有逻辑,只要人性不变,那么就有安全需求存在,相信能看到这里的小伙伴一定能懂的。

(全文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ypecho.firshare.cn/archives/969.html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避免网络欺诈,本站不倡导任何交易行为。如您私自与本站转载自公开互联网中的资讯内容中提及到的个人或平台产生交易,则需自行承担后果。本站在注明来源的前提下推荐原文至此,仅作为优良公众、公开信息分享阅读,不进行商业发布、发表及从事营利性活动。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 展开阅读全文 --
IoT 或移动应用该如何保护
« 上一篇 10-20
授权码应用场景
下一篇 » 10-20